一說起『Made in Germany』也就是“德國制造”,大家都覺得好,大到汽車,小到螺絲刀,但它們為什么好,到底好在哪,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德國制造?并不是所有人都說得清楚?!?span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max-width: 100%; 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 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">德國制造”之所以聲名遠揚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。
重視標準化
德國是世界工業標準化的發源地。國際機械制造業的標準大約有2/3來源于德國標準化協會,它涵蓋了汽車業、服務業、機械制造、化學工藝、電子產業等各行各業,總計超過3萬項,這便是“德國制造”的堅實基礎。
德國人理性、嚴謹,在工作生活中便表現為“標準主義”。在德國,處處都有標準。如:在烹飪中佐料的添加量、垃圾箱分類規范。還有我們現在早已習慣成自然的A4紙,樓梯的階梯間距,實際上都是得益于德國的標準化。
德國的企業文化中,也融入了標準化,“標準”代表著準繩和法律。德國企業的員工遵守標準就像駕駛員遵守紅綠燈一樣自然。標準中還分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、企業標準,在其它國家,標準可能只是控制產品質量的紅線,達到標準就是最終目標。但在德國人眼里,優于標準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執著的專注精神
在德國的生產制造業中,企業提倡應當專注某一產品領域,并力圖將產品做到最強,這樣才能真正地成就企業。德國企業一般遵循的原則是:不追求企業規模有多大,而是追求企業的實力強,在市場上才會有競爭力。德國企業界數百年來都一直堅持的這一信條,這就是“專注精神”。雖然很多德國企業到今天仍是中小規模,但專注使得德國企業和產品無論到哪里都是佼佼者,在業內受到真正的尊敬。
例如創建于1875年的德國路德公司,140多年來一直致力于鏈條及其組件制造技術設計與創新,如今德國路德公司被視為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鏈條生產基地之一。“路德”(RUD)商標是全球公認的圓環鏈質量標志。如今,路德公司的產品被全世界廣泛應用于起重、吊裝、輸送、輪胎保護、雪地和山地等領域。
追求精確的完美主義
德國著名的哲學家戈特利布·費希特在一次演講中強調了德意志民族性格——“認真地對待一切事物,絲毫不得有半點漫不經心和輕率態度?!?/span>
在工作和生活上,德國人做事情非常講究精確。著名的音樂指揮家卡拉揚,曾經以德國式的精確手勢,指揮柏林愛樂音樂劇團進行演奏。要求樂隊奏出的每一個音符都要精確,絲毫不允許出現半點含糊。正是德國式精確把德國古典音樂演奏得如此完美,走向世界交響樂的巔峰。
德國人的專注精神、重視標準化的思想、追求精確的意識和行為方式,歸結起來就是一種完美主義。追求完美在行為方式上表現為做事情一絲不茍、對每一件事情都堅持地做徹底。這種特質已經深入德國人的骨髓之中,也成就了“德國制造”。
這個德國換陰井蓋的視頻詮釋了什么叫追求完美,尤其是最后用水平尺靠一下檢查井蓋的平整度這個細節,就問你服不服!
對機器的信仰
德國制造口碑的建立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關鍵點:不相信人。德國人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,是人就難免會犯錯,所以會存在誤差,與人相比他們更愿意相信機器。尤其是在生產環節,人為的誤差經過流水線每個環節逐級放大,必然會最終影響產品的品質,這是德國人不能忍受的事情。
德國人提高產品品質的思路非常直接,就是在生產環節要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人的天然影響降低到最小,把每件事情都分解成機器能精確執行的動作。換句話說,就是提高生產的自動化水平,只要機器能做的,在成本合理的范圍內,就堅決不讓人做。
如今在世界工業品市場上,“德國制造”已成為 “質量”、“可靠”和“信譽”的代表。德國在機械制造業、精密儀器和汽車工業領域能長期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,主要歸功于其文化中對秩序、規則、理性、認真、嚴謹、勤奮等文化特質的普遍認同,雖然這給德國人帶來了刻板、強迫癥重度患者的主觀映像,但這些優秀的文化特質正是制造業所需要的,值得世界人民去學習。